体能是智能的载体,为进一步突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掌握健康技能,提高课堂知识性和趣味性,我校高一体育组三位体育老师分别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的特色体育课。
管后铸老师—海姆立克急救法
在生活中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很常见,很容易引起缺氧,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适用于呼吸道完全堵塞或者是严重堵塞患者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很容易因缺氧而发生意外。因此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提高安全意识,十分有必要。
管老师示范结束后,学生们跃跃欲试,以两两一组的方式进行实操演练,在操作中规范按压位置与手法,感受操作角度与力度,确保在急救工作中正确施救。通过实操,学生们深入地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要领。
高凡老师—蛙泳
蛙泳具有多种功能和实用价值:增强心脏功能、增加肺活量、提高体温调节的功能等。经过长期的蛙泳锻炼,能够抵御寒冷,预防疾病,所以经常参加蛙泳锻炼的人不易感冒。如果蛙泳与医疗体育配合,还可以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肠胃病、关节炎、神经衰弱和轻度脊椎侧弯等。
收腿、勾脚、蹬直、并拢、滑行……一系列动作连贯起来,学生们仿佛置身泳池之中,积极展现自己的游泳姿势,奋勇争先,劈波斩浪,犹如飞鱼一般奋力追赶,将超越自我竞技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
陈福安老师—心肺复苏
学校普及心肺复苏的意义在于响应国家政策,降低意外风险,拯救更多生命,保障学生老师安全,培训自救和自我保护能力。
陈老师就如何自救自护进行了现场示范:判断意识、判断呼吸、迅速呼救、胸外按压、祛除异物、打开气道、人工呼吸。学生们凝神观看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在陈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学生们深切地体会了急救流程,领会急救要领,学会急救技能,现场的学习氛围积极又热烈。
此次特色体育课活动受到学生广泛好评,体育教研组将逐步在全校推广,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创新授课方式,呈现出更多实用且充满趣味的活动课程,通过自身良好的体育习惯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培养出体格强健、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新人。
撰稿:高伟 王玲杰
审稿、审核:严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