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当前严峻的防控形势,六安实验中学党支部积极落实市委、区委组织部、区委教育工委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30余名党员教师凭着坚定的信仰、无畏的精神和为民的情怀,从“逆行留校”到“线上课堂”再到“抗疫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教师在这关键时刻的使命与担当。
微光成炬 众志成城
4月初以来,学校党支部、校长室严格落实上级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第一时间召开疫情防控专题支委会和校长办公会,严肃纪律要求,全面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在校生心理疏导、线上教学等工作,要求全校各部门相互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学校保持良好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当疫情袭来,千余名学生因防疫要求留校,面对大部分教师因小区封闭管理无法返校的现实困难,学生们的食宿、学习、管理成为学校最为急迫的头等大事。在这一刻,我校党员干部毅然决然选择“逆行”,选择舍小家、护大家,他们放弃了难得的清明假期选择留校,化身“战士”值守在校园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对工作一丝不苟,对学生倾情奉献,对困难迎难而上,让党旗在学校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以张兵、毛名松、贾军、徐磊、徐启军为代表的各级部党员干部平均每人都承担着数百名学生的管理重任,他们身先士卒,把抓好学生管理及疫情防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清晨,深夜,寝室,操场,处处可见他们的身影,忙到皮鞋鞋底磨穿,忙到困极了随处一趴几秒睡着;有着20年党龄的王玉良老师积极协助教职工家庭核酸检测工作,青年党员王国旗老师创新开展特色活动很快将临时合并班级的同学们拧成了一股绳;以党员干部李建文、钟楼为代表的高三留校教师们自3月初以来已经在学校连续奋战一个多月不曾休息一天,只要有学生在校,他们便选择坚守和陪伴,无怨无悔。
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容易陷入焦躁不安的情绪。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在党支部的号召下,留校党员教师开展了有效的学生心理疏导。他们把“学生安心”作为工作目标牢牢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上,一次次走进学生寝室,促膝交谈,关心鼓励,春风化雨,浸润心田,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坚定了全力配合政府共同抗击疫情的决心。
“疫”路无畏 师者担当
一个人的教务处该如何统领开展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是的,两年前的疫情期间是他,此刻依然是他——教务处主任、党员教师李礼第一时间组织召开教研组长会,制定线上教学工作方案,精准部署各年级、各类别、各学科教学安排。在教务处所有工作人员均因小区封控无法返校的现实情况下,他独自一人承担起了线上教学部署指导、为教师寻找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组织全体在校教师核酸检测、高三考务组织和分析、高三直播课授课、身为班主任看辅本班学生等多项工作,任劳任怨,常常忙到忘记时间错过饭点,几乎每天忙至深夜,努力保障线上教学平稳有序,以实际行动做出表率,带领全校教师共“课”时艰。
根据市防疫部门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遵循“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原则,我校党支部、校长室科学谋划,各部门全力保障疫情期间留校及居家学生线上教学工作稳定开展。支部留校党员骨干教师主动请战,冲锋在前,克服学生层次差异、教学进度不同等诸多困难,精心备课、上课,打造每个学生都能听懂的直播课。
居家党员教师们充分借助“云”平台,全情投入,开展别样精彩的直播课堂,秉持着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态度,全天候在线为学生服务。他们在一个个微信辅导群中耐心解答学生们的提问和疑惑,尽最大的努力不让一个居家学生学习掉队。身为备课组长的党员教师张光清、胡善喜以身作则化身“卷王”带领着高一、高二地理组全体同仁扎实开展好线上教学;备课组长王春晖老师面对每个老师的咨询求助和每个学生的单独提问始终倾囊相授耐心解答;高一年级部副主任魏超、初中部总务处主任张洋洋坚持每天与每位学生家长单独沟通了解孩子居家学习情况,形成家校合力助推孩子成长;入党积极分子、高三年级部副主任高伟在抓好留校生管理的同时每天晚上为居家学生批改作业、在线答疑、召开线上班会、家长会,常常在深夜最后一个走出教学楼……
对党员教师来说,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即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行动帮助学生、关爱学生、成就学生。疫情居家期间是考验是磨砺,更是学生查漏补缺、弯道超车的最好时机,党员教师们居家不停教,在每一个清晨、白天、傍晚或深夜,只要学生有疑问、有需求,他们化身“随时在线”的“暖心导师”——在学生眼中永远娓娓道来温柔待人的方明珠老师,常被学生“表白”为“最喜欢上的课”的张韦韦老师,踏实严谨在语文线上教学上始终精益求精的刘传芳老师,正能量满满学生最愿意与其交心的沈婷婷老师,因缺少设备坚持全程手写直播讲解的鲁丹丹老师,从学生最易于理解的角度出发精心制作PPT授课的段欣老师,时刻关注学生听课效果注重家校沟通深受家长好评的卫庆老师,把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放在首位深受学生喜爱的舒从高老师,辅导之余随时在线温暖疏导学生居家不安情绪的郭仕静老师,及时总结反馈在线指导学生提升作文水平的田慧老师,把“不会的题随时问我”作为最坚定的“线上陪读”承诺的陈红焱老师,戴着党徽上课在线上直播同样坚持“亮身份”的陈晨老师……他们用热情与行动,践行育人使命,用敬业与奉献,为学生保驾护航。
育人为师 抗疫为士
烈火炼真金,考验见本色。面对千余名留校师生的多轮次核酸检测重任,面对医护人员人手不足的困难,以党员教师梁业伟为代表的留校青年教师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穿上密闭的防护服,用爱心和责任心编织起严密而温暖的防护网,用毅力和担当展现出那一抹党员底色。30多度的高温天气,因学生和教职工零散居住在不同楼层,为严格执行上门检测服务、提高采样效率,常常一下午要爬几十层楼梯,即便全身汗水湿透、累弯了腰、瘫坐在地,却从未叫苦喊累,工作严肃认真从不含糊,以实际行动传递着抗疫必胜的坚定信念。
以党员教师王喆为代表的高三体育组,直面体育类考生专业课省统考延期所造成的备考难度加大,第一时间重新调整冲刺阶段训练计划,一手抓常规训练,一手抓文化课学习,同时尤为注意对学生备考期间的心理疏导,坚持全天24小时陪伴学生,与学生吃住在一起、训练在一起、看辅学习在一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火线淬初心,战“疫”显忠诚。从三尺讲台到“抗疫”前线,改变的是工作和场地,不变的是责任和担当。“我单身,家里没牵挂,我去!”“我家属可以照看孩子,我能上!”“我年轻身体好,熬夜没问题,让我去!”……一声声“请战宣言”铿锵有力,一句句“责任担当”震撼于心,潘生娓、贾阔、管后铸等党员教师纷纷报名小区志愿者,化身“红马甲”“大白”进行协助检测、信息登记、人员排查等工作。熬夜值班坚守小区大门,耐心指导居民登记预检测码,核酸检测秩序维持,为腿脚不便的老人送菜上门……连续12小时、甚至16小时奋战在各个小区抗疫一线。高温天气下穿着防护服酷热难当,渴了不敢多喝水,实在困了席地而睡……一幕幕画面让许多居民群众感动不已,因为他们牢记初心与使命,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这就是新时代党员应该始终铭刻于心的理想信念。
“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入党积极分子、高一年级部副主任徐杰终于将全年级学生核酸检测统计表对接汇总完毕后在凌晨的一个朋友圈令人红了眼眶,铁汉柔情,令人动容。可是“你不扛枪我不杠枪,谁保卫咱祖国谁来保卫家?”视频电话里只能在家里相册找爸爸的孩子,嘴上连连放心永远鼓励儿子安心在校的白发苍苍的父母,最为通情达理默默扛起家庭生活重担始终支持丈夫工作的妻子……留校党员教师们毅然选择做一千余名留校学生的“爸爸”,只因学生在他们心里永远占据最为重要的位置。学校需要,“疫”无反顾!学生需要,“疫”不容辞!“家里事再大也是小事,抗疫再小的事也是大事。”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克服困难,坚守岗位,为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着坚实的保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心中有光,就无畏严寒;信念如炬,则春山可望。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从三尺讲台的“出卷人”化身全民抗疫的“答卷人”,我校党员教师以坚守铸就忠诚,以实干践行使命,充分展现了实中教育人的温度和担当。凛冬必将散尽,星河终会长明,我们坚信,只要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必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当再次回到三尺讲台,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纯真的笑脸,那便是最幸福的瞬间。
后记:写这篇纪实报道时,我的内心骄傲坚定却又无比柔软,脑海中闪过很多个朋友圈,或清晨,或深夜,我为他们点赞,为他们动容,可能因为我是他们的“大家长”,感同身受尤为强烈。而他们是如此普普通通的人,七情六欲需要宣泄,他们背后又是如此普普通通的家庭,柴米油盐需要操持。如同在全社会各条抗疫战线上涌现出的“逆行者们”一样,他们有着一个特殊而荣耀的身份,他们的一切选择和付出都在践行着一次次举起右拳时许下的铮铮誓言。在这个同心聚力、共克时艰的战场上,他们的汗水和泪水织起了一道道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严密防线,让胸前的那枚党徽熠熠生辉,照亮前方通往胜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