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纵览 新闻中心 校园掠影 教师天地 学生园地 党建工作 招生招聘 精品课程
站内搜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园新闻
我校隆重举行校庆五周年之“庆国庆迎中秋喜迎十九大”戏曲专场晚会
编辑日期:2017/9/30  来源:  作者:实验中学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2017928日晚,安徽省六安实验中学大礼堂灯光璀璨,激情飞扬,由安徽省六安实验中学和六安市裕安区文化馆共同主办的校庆五周年之“庆国庆·迎中秋·喜迎十九大”戏曲专场晚会在这里精彩上演,60多名来自六安市裕安区京缘艺术团和六安阳光艺术团的老艺术家们载歌载舞,以昂扬的精神风貌,表达了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喜悦之情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我校董事长张运来,校长黄霍胜,常务副校长高政,副校长杨裕胜、王芳、丁为胜和裕安区文化馆领导李丛文、张淦、刘仁俊,以及京缘艺术团负责人陶炳文、许幼荃、朱东青、朱樵、郭元勋、李克虎等在主席台就坐并观看了演出。来自高一、高二的部分师生代表一千多人在现场观看了演出。

晚会在京歌《花好月圆》悠扬的旋律中拉开了序幕,京剧彩唱《红娘》、京剧曲牌《迎春》和京剧表演《梨花颂》将广大观众带入了京剧这个中国传统戏剧文化氛围之中。黄梅戏《杨开慧·晚霞临窗》和京剧彩唱《江姐·绣红旗》表达了中国革命者“星火燎原换乾坤”的坚定信念;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和舞蹈《四渡赤水出奇兵》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光辉历史;《红灯记·痛说革命家史》选段和《沙家浜·智斗》选段表现了中国人民对革命的无限支持;诗朗诵《我们的中国梦》、女声独唱《我爱你中国》和表演唱《喜迎十九大、再唱桂花开》抒发了六安人民对党的真挚情感和迎接党的十九大的喜悦之情。晚会在以毛主席词改编的京歌《咏梅》中落下帷幕。

京剧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京剧丰富的动作,悦耳的唱腔,让出生在00年左右的学生秒变“戏迷”,直呼“好看”,精彩处,更是掌声连连。演出过后有学生说:“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倾听京剧,它的程式化动作、音乐的韵律美,让我感觉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很酷。”学生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会把这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下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们举办这样一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戏曲晚会,就是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安徽六安实验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3017226号-1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 建议使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 IE6.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 [管理登录]